中医古籍
  •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处方

    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

    功能主治

    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用法用量

    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广温热沦》卷二《中国内科医鉴》后篇:绛矾丸处方

    绛矾、厚朴、橘皮、三棱、莪术、黄连、苦辛、术、甘草、水莎。

    制法

    用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黄疸。

    摘录《中国内科医鉴》后篇《重订广温热论》卷二:绛矾丸别名

    黄病绛矾丸

    处方

    皂矾5钱(面裹烧红),杜苍术5钱,真川朴8钱,广皮6钱,炒焦甘草3钱。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1两为衣。

    功能主治

    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湿热黄胖,脱力劳伤,腹胀肠红,食积痞块,腿足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黄病绛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注意

    忌食茶面,孕妇忌服。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中国医学大辞典》:绛矾丸处方

    绛矾6两,厚朴3两,白术(炒焦)3两,茯苓3两,枳壳(炒焦)2两,茅术(炒焦)2两,广皮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米汤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湿热肠红,脱力劳伤,黄病腹胀,腿足浮肿,食积痞块,疟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汤送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清·《重订广温热论》:绛矾丸组成

    皂矾面裹烧红五钱(15克),杜苍术五钱(15克),真川朴八钱(24克),炒广皮六钱(18克),焦甘草三钱(9克)。

    用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30克)为衣。每次4~6克,每日2次口服,淡姜汤送下。

    功效

    健脾补血,燥湿杀虫。

    主治

    脾胃不健,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解懒,食积痞块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吸虫病所致肝硬化腹水。近二十年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血吸虫病少见,本方应用较少。

    方解

    主要用于治疗黄胖病。皂矾因含硫酸亚铁,可治疗寄生虫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陈皮、苍术燥湿,可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水,半夏、厚朴行气,助利水之功。

    方歌

    绛矾丸中用陈皮,厚朴白术甘草良,钩虫入肠损脾胃,红枣调服杀虫良。

    摘录清·《重订广温热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 杏仁(去皮、尖)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姜汁为丸,绿豆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生姜汤送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饮处方鼠牙半支莲3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消痈。主发背,对口,痈肿,疔疮。用法用量上药一味捣汁,陈酒和服。渣敷留头,取汗而愈。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纲目拾遗》卷五引《百草镜》:半枝莲......
  • 处方半夏2钱,桂枝2钱,甘草2钱,生姜5片。功能主治少阴客寒下利,脉微弱而咽痛。用法用量水1盏半,煎至7分,徐徐咽之。摘录《医学入门》卷四......
  • 处方半夏2两,风化消1两。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饮,致臂痛不能举,左右时复转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汤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五......
  • 别名半湿半热汤处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术7分,前胡5分,枳壳(麸炒黄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黄芩3分,茵陈3分,当归3分。制法上切细,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黄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呕,心烦足热,或有症瘕,心中懊憹,其脉沉弦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