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铺地黍根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根拼音注音Pū Dì Shǔ Gēn出处

    《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根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微甘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利湿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2两。

    复方

    ①治高血压病:鲜铺地黍根茎一至二两,冰糖适量。水炖服,每日一剂。可连服数周。

    ②治鼻窦炎:铺地黍鲜根一至二两,冰糖少许。水炖服。

    ③治鼻出血:铺地黍鲜根茎一至二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铺地黍根拼音注音Pū Dì Shǔ Gēn英文名Root of Torpedograss出处

    出自《福建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repen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泥土,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边、溪边以及潮湿之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各地。

    原形态

    铺地黍,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发达。秆直立,坚挺,高50-100cm,多节。叶鞘光滑,边缘被纤毛;叶舌很小,长约0.5mm,具纤毛;叶片质硬,线形长5-25cm,宽3-6mm,干时上部常卷折呈现锥状,上面被柔毛,下面光滑。圆锥花序开展,长5-20cm,主轴直立;分枝斜向上伸,粗糙,具棱槽,下部裸露;小穗长圆形,先端尖,无毛,长约3mm;第1颖长约为小穗的1/4,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圆钝,脉不明显,第2颖与小颖等长,具7-9脉,先端喙尖,第1小花雄性;其外稃与第2颖等长同形但较宽,内稃膜质,几等长于外稃;雄蕊3,花药黑褐色;第2小花结实,谷粒长圆形,长2.2-2.5mm,平滑光亮,先端尖。花、果期6-11月。

    性味

    甘;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利湿解毒;活血祛瘀。主高血压病;鼻衄;湿热带下;淋浊;鼻窦炎;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高血压病: 鲜铺地黍根茎一至二两,冰糖适量。水炖服,每日一剂。可连服数周。②治鼻窦炎: 铺地黍鲜根一至二两,冰糖少许。水炖服。③治鼻出血:铺地黍鲜根茎一至二两。水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 Mù Mán别名七鳃鳗(薛德熵《系统动物学》),七星子鱼(《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生境分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游至淡水河流中产卵,为洄游性鱼类。常以吸盘吸附子其他鱼体上,吸食其......
  • 拼音注音Bā Gǔ Sh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有柄马尾衫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hamiltonii(Spreng.)Love et Love var.petiolatus(Clarke)Ching......
  • 来源锉石鳖科锉石鳖属动物函馆锉石鳖Ischnochiton hakodadensis Pilsbry,以全虫入药。夏秋捕捉,微火烘干或晒干。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1钱,研粉或压片分2~3次服。摘录《......
  • 拼音注音Bā Jiǎo Wū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
  • 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别名白金条[侧根名]、白龙须[须状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五角枫、七角枫、野罗桐、花冠木来源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