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女儿红叶

    《中药大辞典》:女儿红叶拼音注音Nǚ ér Hónɡ Yè出处

    《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

    功能主治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痈疽疔疮,捣烂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女儿红叶拼音注音Nǚ ér Hónɡ Yè别名

    鸭公头叶、鸭公叶。

    英文名Leaf of Yunnan Supplejack出处

    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emia yunnanensis Franch.[B.pycnantha Schneid.;Microrhamnus mairei Levl.]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0-3900m的溪流边灌丛或林中土坎或荒坡。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

    原形态

    云南勾儿茶 攀援灌木,长3-5m。小枝平展,淡黄绿色,老枝黄褐色,无毛,疏生黑点。叶互生;叶柄长7-13mm,无毛;托叶披针形;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形,长2.5-6cm,宽1.5-3cm,先端锐尖,具小尖头,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全缘,侧脉6-10对。花两性,通常数朵簇生,近无总梗或有短总梗,排成聚伞总状或狭聚伞圆锥花序,花序多顶生,长3-5cm,花梗长3-4mm,无毛;花芽三角形,先端尖,花梗与花等长或略长;萼片5,宽于花瓣,宽披针形;花瓣5,黄色,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5,稍短于花瓣;子房无柄。花柱呈2浅裂。核果长圆形,先端微尖或钝,长约7mm,熟时红色,后紫黑色,宿存花盘皿状。花期6-8月,果期至翌年4-5月。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主吐血;痈疽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2.《贵州民间药物》:治痈疽疔疮,捣烂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常春藤子拼音注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风血羸者,腹内诸冷血闭,强腰脚,变白。“用法用量内服:......
  • 拼音注音Cǎi Bān Sānɡ Lè Cǎo别名花叶叶、小花草、花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彩斑桑勒革的全株。夏、秋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于红河州南部热带半山坡的疏林草丛中。原形态直立草本。茎圆柱形,基部木质,被棕......
  • 《中药大辞典》:慈乌拼音注音Cí Wū出处《纲目》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肉。生境分布栖于山区及平原的田野间,好群栖。主食农作物的种子,亦吃昆虫。分布几遍全国,但南方较少。原形态寒鸦(《嘉佑本草》),又名:乌、鸒(《诗经》),鹎鶋(《尔雅》),......
  • 《中药大辞典》:慈乌胆拼音注音Cí Wū Dǎn别名乌鸦胆(《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鸦科动物寒鸦的胆。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明日开瞽,功胜空青,点青盲最验。解藤黄毒。“复方治烂弦风眼及翳障:乌鸦胆点之。(王玷桂《不药良方》)摘......
  • 《中药大辞典》:慈姑拼音注音Cí Gū别名茨菇(《药性论》),白地栗(《本草图经》),慈菇(《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球茎。生境分布生沼泽中。各地均有分布。原形态慈姑,又名:藉姑、水萍(《别录》),槎牙(《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