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贵州花椒

    拼音注音Guì Zhōu Huā Jiāo别名

    龙背茨、岩椒、文山岩椒、狗椒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贵州花椒的果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axylum esquirolii Levl. [Z. stenophyllum acut. Non Hemsl.]

    采收和储藏:叶,夏、秋采收,晒干;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450m的山坡灌木丛中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原形态

    灌木,高2-3m。茎、枝着生短的皮刺,皮刺成水平直出,长2-3mm。奇数羽状复叶互生,纸质至厚纸质,连叶柄长12-21cm;叶柄长4-6cm;小叶柄长4-6mm;小叶片7-11,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1.5-3.5cm,先端长尾状渐尖,钝头而微凹,基部楔形,两侧略不相等,边缘具细小圆锯齿,齿缝有腺点,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绿色,无毛。伞房圆锥花序顶生,长达6cm;苞片细小;萼片4,广卵形,端尖,长1-1.5mm,花瓣4,长圆形,长3.5-4mm;雄花的雄蕊4,长5-6mm;退化心皮伸长,先端2叉裂;雌花无退化雄蕊,心皮4,花柱伸长,柱头头状。蓇葖,成熟心皮2-4,红至紫红色,先端有喙状突尖,长达1mm。种子卵珠形,直径4.5-6mm,黑色,色亮。花期3-5月,果期8-9月。

    性状

    性鉴状别 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具窄翼,背具疏生而下弯的小刺,刺长约1mm;小叶片7-11圆形或卵形,长5-11cm,宽1.5-3.5cm。气特异,味微苦。

    蓇葖果2-4分果聚生,分果卵球形,长5-8mm,先端尖,喙弯嘴状,长约1mm,基部稍延长,约1mm。表面紫红或棕褐色,具细小密集下凹腺点。果柄光滑无毛,略呈四棱状,长20-25mm。种子卵珠形,直径3-5mm,黑色,光亮,表面略皱缩。果皮质薄。气清香,味辛稍麻。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表皮及下皮细胞胞均含棕色物质。中果皮有2-4个大型油室及众多油细胞,油室长径149-266μm,短径83-125μm,油细胞长径33-125μm,短径25-58μm;维管束9-10个,分布于近内果皮处。内果皮为数列木化厚壁细胞,排列紧密,近果实顶端处的果皮厚壁细胞镶嵌状排列。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活血止痛。主心腹冷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脚气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
  •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出处《陆川本草......
  • 《中药大辞典》:矮脚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云南中草药选》),金龙胆草(《四川中草药通讯》)。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秋季采收。生境分布生于荒地、路旁。分布云南、四川。......
  • 《中药大辞典》:矮脚龙胆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秋、冬采收,洗净晒干。生境分布生于较高山地的草丛中。分布云南、广东等地。原形态小龙胆草:矮小草本,高约4厘米。茎单生或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