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桂叶素馨

    《全国中草药汇编》:桂叶素馨拼音注音Guì Yè Sù Xīn别名

    大黑骨头、岭南茉莉

    来源

    木犀科桂叶素馨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主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跌打损伤,扭挫伤。

    用法用量

    1~2两,水煎服,外用鲜品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桂叶素馨拼音注音Guì Yè Sù Xīn别名

    岭南茉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黑骨头(《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鸭色盖(傣名)。

    出处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木犀科植物桂叶素馨全草。全年可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藤状灌木,平滑无毛。老茎黑色,幼枝圆柱形。叶对生,卵圆形或线状披针形,薄革质,长5~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尖,暗绿色,基出三脉,叶柄短或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总梗,有花3~5朵;花柄长1~2厘米,苞片线形,长5毫米,花萼管筒状,萼齿5~6;花冠黄色,裂片线形,与花冠筒等长。浆果,成熟时黑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消肿散瘀。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肾炎水肿,跌打伤,扭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复方

    治尿路感染:桂叶素馨、木通、海金沙、车前草。水煎服。(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桂叶素馨拼音注音Guì Yè Sù Xīn别名

    大黑骨头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枝叶秦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复、秋季采收,除去杂质,切片或段,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丛林或岩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

    原形态

    常绿缠绕藤本,高0.5-5m。小枝圆柱形,径1-2mm。叶对生,单叶;叶柄长0.4-1.2cm,近基部具关节;叶片革质,线形、披针形、狭椭圆形或圆形,叶缘反卷。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1-8朵,花序梗长0.3-2.5cm;花梗细长,长0.7-2.3cm;小苞片线形,长2-5mm;花芳香;萼管长2-3mm,裂片4-12枚,线形;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管长1.6-2.4cm,径1-1.5mm,裂片8-12枚,披针形或长剑形,开展。果卵状长圆形,长0.8-2.2cm,径0.4-1.1cm,呈黑色,光亮。花期5月,果期8-12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30-60cm,直径约5mm,表面黄棕色,有细纵纹及枝痕;质硬,断面有髓。叶片多皱缩或脱落,展平后呈条状披针形,长3-12cm,宽1-3cm,上面绿色,下面暗绿色,有褐色小斑点,具明显的三出脉。有时可见聚伞花序,花多皱缩成团,淡黄白色。气清香,味微苦、涩。

    性味

    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主痢疾;热淋;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

    治尿路感染:桂叶素馨、木通、海金沙、车前草。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è Shì英文名Spiderflower Root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花菜科植物白花菜Cleome gynandra 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ome gynandra L.[Gynandrops......
  • 来源萝藦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 et Sav.) Matsum.,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拼音注音Chán Gǎo Shù别名青胶木、树仲、油槁树、胶樟、青野槁、潺槁木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 (Lour.) C. B. Rob.,以根、皮、叶入药。夏秋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皮多鲜用。性味甘......
  • 拼音注音Chénɡ Qié Zi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出处本品以山胡椒之名首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引《广西通志》云:“山胡椒,夏月全州人以代茗饮,大能清暑益气,或以为即革澄茄。“因山鸡椒果......
  • 《中药大辞典》:砗磲拼音注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生境分布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分布我国南海诸岛。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