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婴幼儿常见的夏季发热性疾病预防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主要由于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 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秋酷暑环境所致。

    小儿得了“夏季热”,表现为发热,烦燥,易哭,唇干活燥,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多,量也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体消 瘦。而作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及其他功能检验时,又无病理性改变。医生常把“夏季热”的 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发热呈迁延性,热程可持续1至3个月左右,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8℃至39.5℃之间,气候愈热,体温愈高,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只有在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才有所下降。到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可不药而愈。

    目前尚未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患此病后,下一年仍可复发,有的患儿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年度轻,病程亦较短。虽然此病可不治而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若不切实加强护理,也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因此防治的重点在于加强护理。

    首先要注意居室通风、凉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给小儿穿得过多过紧,要穿柔软、宽大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和尿布。患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每天1—2次,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对发热较高的患儿,可用酒精擦身,促使体温散发。

    第二注意饮食营养。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营养,多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乳类、蛋、肉类、新鲜蔬菜、水果 类等,适当补充含卵磷脂、脑磷脂、神经脂和微量元素锌的食物,如蛋黄、瘦肉、鱼等,以 促进小儿脑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和完善。此外,常给孩子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和利尿作用的食物、饮料如西瓜、冬瓜和绿豆汤、乌梅水、金银花露等。

    第三可选服中药。中药治疗“夏季热”疗效较好。通常可服用六一散、金银花露或金银花、杭菊花煎汤代茶饮,能消暑热,解烦渴。也可自制防暑清凉饮料,如“三鲜饮”:鲜荷 叶、鲜竹叶、鲜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再放下适量蜂蜜搅匀,冷却后代茶饮,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的良效。也可用金银花、栀子、山楂各15克、甘草5克,水煎,凉后当茶饮,可清热、去火、消毒、爽身。

    第四是留心病情变化,及时求医求治。小儿患“夏季热”后,若体温持续超过40℃,并伴有惊跳、嗜睡,甚至惊厥、昏迷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确保小儿健康。

更多中药材
  •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书籍 中药材 ......
  •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则哎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一位患者的案例,这位是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他因为长期在这种潮湿阴冷的仓库里工作,然后他就患有了这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这样一个疾病,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尿频、尿不尽、尿无力、排尿等待。然后有......
  • 这是一位中年的女性患者,他所患有的疾病,是严重的乳腺增生,伴有这种乳腺的结节,每年都定期的复查,医生告诉她,您这个乳腺结节,形态也规整,边缘也规则,不是特别大,所以说你根本就没必要去治疗。但是,这位患者患有的是严重的乳腺增生,结节虽然无大碍......
  • 中医说呢,秋主收,主燥,由于秋燥人们会出现口干口渴的症状,而且呢秋高气爽,一片萧黄,有的时候呢我们的情绪呢还不太好,所以说秋天的养生就非常重要。那么呢,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秋天我们在饮食方面的和运动方面的一些应该注意的方面。第一个呢就是我们的......
  • 这位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已经80岁的高龄了,那么她在2020年的年末,家人找到我说做这个影像学检查呀,发现肝上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物,医生高度怀疑是恶性的肿瘤,所以说呀,他就没把这个情况如实的交代给这个患者,就想通过这种中医中药保守的一些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