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复叶葡萄叶

    拼音注音Fù Yè Pú Tɑo Yè别名

    止血灵;甜茶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piasez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或沟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原形态

    本质藤本。细长枝和叶柄被褐色柔毛及长柔毛。叶柄长4-9cm;叶在同一枝上变化大,多为卵圆形,浅裂、深五角星或全五角星,长4-9cm,先端突尖,基部宽心形,边缘有粗牙齿,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褐色绒毛,全裂的为3-5小叶的掌状复叶,中间小叶菱形,长9-11cm,基部楔形,具短柄,两侧小叶斜卵形。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5-10cm,花序轴被柔毛;;花小,直径约3mm;花萼盘形,无毛;花瓣5,先端互相结合;雄蕊5;子房有5角棱,顶部平截。浆果球形,直径约1cm,熟时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

    味甘;微涩;性凉

    功能主治

    止血;清热解暑。主外伤出血;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内服:煎汤,6-15g;或泡茶。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Liǎo别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钻、猫舌草、红火老鸦酸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晒干。性味酸、微辛,平。功能主治......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藜拼音注音Cì Lí别名红小扫帚苗、铁扫帚苗、鸡冠冠草、刺穗藜来源藜科藜属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Teloxys aristata (L.) Moq.],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切段......
  • 拼音注音Cì Mò Línɡ Cǎo别名刺参(《西藏常用中草药》),降扯(《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出处《新医学杂志》9:31,1973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6~7月采收。同属植物水苏叶藦苓草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药。生境分布......
  • 《中药大辞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别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克尔(维名)。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血红拼音注音Cì Xuè Hónɡ别名花叶假杜鹃来源爵床科刺血红Barleria lupulina Lind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性味辛、苦,温。注意孕妇忌服。功能主治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