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苍条鱼鳖

    拼音注音Cānɡ Tiáo Yú Biē别名

    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全株

    生境分布

    生于山林阴湿的石上,溪边,或枯树上。分布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黑色;根状茎细弱,长而横走,有网状中柱,密被鳞片;鳞片卵圆披针形,生长在先端的淡棕色,在老茎上的褐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革质,狭线形,长3~9厘米,宽1.5~3.5毫米,边缘强反卷,叶上初被星状毛,久则脱落,中肋上面呈沟状,下面凸出,密被黄色星状毛,叶脉网状,隐没不现;无柄或有短柄,有关节。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及边缘间各一行,常为反卷的叶缘所覆盖。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

    ②《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

    ③《湖南药物志》:"活血通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滴鼻。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筋骨痛:石蕨鲜叶,捣烂。取其自然汁,滴入鼻内。(《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急惊风:鸭舌韦一两,一枝黄花根五至六钱,半边莲、寒扭(蔷薇科高粱泡)根各四至五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别名边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爱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 《中国药典》: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人参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别名刺参、东北刺人参来源五加科刺人参属植物刺人参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春季采,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解热,镇咳,调整血压。用......
  •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实或茎。春、秋割取地上茎,晒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边、石坡上。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