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神仙济世良方》 又论人参性

    世人用不起人参者,党参可代。医家往往用洋参代,大错。党参即先朝之人参也。如今力薄,无力吃参,党参加倍用之可也。(后有诸大仙制党参法,功比人参。)有人得脾经之病,如水泻乃脾气不温,血痢乃过于燥热而成此症。水泻用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二味煎汤立效。血痢不同,有腹痛不痛之分。痛者乃火热也,用归尾一两黄连三钱枳壳二钱白芍一两广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萝卜子二钱。用水煎服;不痛者乃寒也,用白芍三钱当归三钱萝卜子一钱枳壳一钱槟榔一钱甘草一钱。用水煎服。水泻者,乃一时水气浸脾,用白术以利腰脐之气血,车前分消其水势,此正治之法也。

    蓝大仙曰∶白术、车前利腰脐,消水气。然白术亦能健脾,健脾水自消,原不必借重车前。

    神耳曹大仙曰∶血痢者,肝克脾土,虽因脾土之湿,又加暑热暗浸,瓜果内伤所致。终因肝木火而血韩大仙曰∶血痢虽有痛不痛之分,其实皆火热而挟湿气也。论理二方俱可通治,而吕仙分别盖火邪则火李铁拐大仙曰∶按血痢,吕仙指为火邪挟湿,此乃壮实人之痢言之也。然内伤劳倦与中气虚干姜,内伤热汤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