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卷七:百合固金汤处方

    熟地 生地 当归身各9克 白芍 甘草各3克 桔梗 元参各2.4克 贝母 麦冬 百合各1.5克

    功能主治

    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治肾水不足,虚火刑金,咳嗽气喘,咽喉燥痛,痰中带血或咯血,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肺结核、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中后期、肺癌、咽炎等属肺肾阴虚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咳嗽,初一二服加五味子20粒。

    备注

    方中百合、生熟地滋养肺肾阴液,并为君药;麦冬助百合以养肺阴,清肺热,玄参助生熟地以益,肾阴,降虚火,共为臣药;当归、芍药养血和营,贝母、桔梗化痰止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阴液恢复,肺金得固,则咳嗽、吐血诸证自愈。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慎斋遗书》:百合固金汤组成

    百合一钱半(4.5g) 熟地黄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各9g) 白芍(6g) 甘草(3g)各一钱桔梗玄参各八分(各2g) 贝母麦冬各一钱半(4.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咽喉燥痛,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肺失清肃而气逆,则咳嗽吐痰;阴虚火动,虚火上炎,故咽喉燥痛;虚火灼伤肺络,则痰中带血;阴虚内热,故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虚热之征。治宜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方中百合生津润肺;生地黄、熟地黄并用,滋肾壮水,以制虚火,其中生地黄兼能凉血止血。三药相伍润肺滋肾,金水并补,共为君药。麦冬、玄参养阴清热,同养肺阴,共为臣药。贝母、桔梗润肺化痰止咳;当归、白芍养血敛阴,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并配桔梗利咽喉,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肺肾之阴渐充,虚火自清,以达固护肺金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肺肾阴虚咳嗽的常用方,以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注意

    本方药物多为甘寒滋腻之品,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应慎用。

    方歌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摘录《慎斋遗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茯苓4两,生葛8两,甘草2两(炙),生姜5两,半夏1升(汤洗),人参3两,当归2两,芎2两,李根白皮(切)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短气,五脏不足,寒气厥逆,腹胀满,气奔走冲胸膈,发作气欲绝,不识人,气力羸瘦,少腹起腾踊如豚子,走上走下......
  • 处方芍药、川芎、茯苓、葛根、半夏、甘草、当归、甘李根皮。功能主治肾积,小腹如江豚跳跃上冲。摘录《证治宝鉴》卷九......
  • 处方甘李白皮1两半,干葛半两,半夏4钱,白芍3钱,当归2钱,芎2钱,甘草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因惊悸忧恚气聚,自脐腹动悸,上行或冲咽喉,腹中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
  • 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半,煎至1钟,去滓,食后温服。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 处方郁金 细辛 降香 荆芥 防风 橘红 枳壳 银花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各种痧疹。用法用量每服9克,微温茶清调服。摘录《卫生鸿宝》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