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时病论歌括新编》 (十三)霉湿

    芒种之后,乍雨作晴,天热下逼,地湿上蒸,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则病,因其气从口鼻而入,即犯上中焦,以致胸痞腹闷,身热有汗,时有恶心,右脉极钝,舌苔白滑,此为霉湿之浊气,壅遏上中气分之症,名曰霉湿。非香燥之气不能破也。宜用芳香化浊法,使气机开畅,则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连冒风雨,身痛腰疼,恶寒发热,此邪由太阳之表,而入于少阴之里,即《内经》所谓两气通于肾也。宜表里两解,拟用二活同祛法。倘兼痛泻,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歌括』

    芒种之后霉湿病,天热下逼地湿腾。

    气从口鼻犯上中,痞闷热汗时恶心。

    脉钝白滑皆霉湿,壅遏上中伤气分。

    芳香化浊气机畅,上中邪解病自轻。

    风雨身疼恶寒热,太阳之表入少阴。

    二活同祛表里解,若兼痛泻葛木增。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