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发散之品,病患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多食葱,令人神昏,损发须,虚气上冲。同蜜食,下利,壅气杀人,名甜砒霜。同枣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利〕辛散轻平,入肺、胃、肝、膀胱。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气通则血活,故治诸血。
通气则解毒,故杀诸毒。宣风湿,利耳鸣,通二便,宣解用白须,通窍用青葱管。
〔修治〕大管冬葱入药为良,葱白连须用,采无时。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公元 588 年)刘宋,雷斅着。三卷。是论述药物加工制作的专书。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中,近人有辑本。
〔害〕发散之品,病患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多食葱,令人神昏,损发须,虚气上冲。同蜜食,下利,壅气杀人,名甜砒霜。同枣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利〕辛散轻平,入肺、胃、肝、膀胱。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气通则血活,故治诸血。
通气则解毒,故杀诸毒。宣风湿,利耳鸣,通二便,宣解用白须,通窍用青葱管。
〔修治〕大管冬葱入药为良,葱白连须用,采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