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胡粉丸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胡粉丸处方

    胡粉(研)半两,鸡子1个。

    制法

    将鸡子打头上破如钱眼大,入定粉于鸡子壳内,以纸糊定,用水1升入铫子内,慢火煮熟,取出去壳。

    功能主治

    小儿疳痢,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与梧桐子大哺之,日3-5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普济方》卷一九七:胡粉丸处方

    豉1分(研如膏),黄丹半两,胡粉半两,砒霜1分。

    制法

    上为细末,以软饭并豉膏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疟。

    用法用量

    临发前以冷醋汤送下3丸。

    注意

    忌食热物。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圣惠》卷八十一:胡粉丸处方

    胡粉半两(微炒),黄连末1分(微炒),青黛半两(细研),麝香1钱。

    制法

    上为细末,以猪胆1个,取汁和丸,如黄米粒大。

    功能主治

    小儿内疳,下痢不止,昏沉多睡。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饮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圣惠》卷九十二:胡粉丸处方

    胡粉3分,豮猪胆3个,麝香1分,牛黄1分。

    制法

    上为末,用胆汁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腹内有蛔虫,时时(疒丂)痛。

    用法用量

    5岁儿每服7丸,以温水下。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外台》卷七引《救急方》:胡粉丸处方

    胡麻1升,胡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蛔虫攻心腹痛。

    用法用量

    《外台》引《救急方》本方用生真胡麻一合,胡粉半合(熬捣)。先以猪肉脯一片,空腹啖,咽汁,勿咽肉,后取胡粉和胡麻搜作丸,以少清酒使成顿服尽,十岁以上斟酌增减。

    注意

    忌生冷、猪肉、鱼鸡、蒜酢滑等7日。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外台》卷七引《救急方》《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胡粉丸处方

    胡粉(研)1两,砒霜(研)1两,寒水石(煅研)1两。

    制法

    上为细粉,滴水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吐痰。主一切疟疾及一切痰疾。

    用法用量

    发前新汲水吞下1丸。即大吐,至来日困睡为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圣济总录》卷一二六:胡粉丸处方

    胡粉1钱,雄黄(研)1钱,雌黄(研)1钱。

    制法

    上研匀,用乌鸡子3个,取白调药,入净瓷盏内,于饭上炊,令硬软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热气毒瘰疬。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温热水下。转下恶物为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更多中药材
  • 处方黄耆(炙)3钱,人参1钱,肉桂5分,丁香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大壮气血,固其腠理。主痘症虚寒,腠理不密,卫气虚,起胀时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名曰讧痘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处方黄耆8分,白术8分(炒),白芍8分(炒),沙参8分,当归6分,丹皮8分,白茯苓8分,熟地2钱,车前子8分。功能主治小儿肾疳,由肝脾失调,加之先天肾水不足而成。体多瘦弱,目昏神倦,或凉或热,或时时伤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六味地黄丸。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寒降汤处方生山药30克 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知母18克 大生地18克 生杭芍12克 牛蒡子12克(炒捣)三七6克(细轧,药汁送服)功能主治主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而气亦将脱,其脉上盛下虚......
  • 处方人参、黄耆(炙)、甘草(炙)、茯苓、升麻、甲片(炮)。功能主治痘疹元气虚弱,不能运毒,斑痕不化,不能起脓成浆。用法用量生姜为引,酒煎服。若见点时白头如(疒咅),元气虚弱,色不红活者,去山甲,加当归、红花。各家论述方中参、耆、炙草以补元气......
  • 处方黄耆、当归、僵蚕、白芍(炒)、防风、丹皮、桔梗、陈皮、甘草、糯米。功能主治小儿痘疹火症,在六七八九日,曾用凉血解毒之药,毒气稍退,颜色少淡者。摘录《幼科直言》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