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有邵兄而讳马者,年五十患呕吐,吐物如烂猪肺状,胸背胀。市上诸医皆以翻胃治之不效,而反加潮热烦躁,饮食不入口。歙医谓肺坏,辞去不治。延予治之。诊其脉两寸滑数,左关尺涩。予曰∶此瘀血痰饮症也,非肺坏,果若肺坏,声音当哑,今声亮而独胸背作胀,瘀血痰饮明矣。此症殆由酒后怒发所致。盖肝藏血,脾统血,酒伤脾,怒伤肝,以故不能藏,不能统,血随气上积于胸膈,必吐出而胀斯宽也。法当消瘀血、调气化痰,气调瘀消,则新血始得归经,大本端而病根可除矣。乃为立方。滑石三钱,甘草五分,茜根二钱,小蓟一钱五分,桃仁、贝母、归尾、香附各一钱,山栀仁、枳壳、桑白皮各八分。服十帖而全安。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载药物 460 种,阐发药性较详尽,并指出用药要结合年龄老少、体质强弱、疾病新久等,对辨认药物的真伪优劣亦有详细阐述。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有邵兄而讳马者,年五十患呕吐,吐物如烂猪肺状,胸背胀。市上诸医皆以翻胃治之不效,而反加潮热烦躁,饮食不入口。歙医谓肺坏,辞去不治。延予治之。诊其脉两寸滑数,左关尺涩。予曰∶此瘀血痰饮症也,非肺坏,果若肺坏,声音当哑,今声亮而独胸背作胀,瘀血痰饮明矣。此症殆由酒后怒发所致。盖肝藏血,脾统血,酒伤脾,怒伤肝,以故不能藏,不能统,血随气上积于胸膈,必吐出而胀斯宽也。法当消瘀血、调气化痰,气调瘀消,则新血始得归经,大本端而病根可除矣。乃为立方。滑石三钱,甘草五分,茜根二钱,小蓟一钱五分,桃仁、贝母、归尾、香附各一钱,山栀仁、枳壳、桑白皮各八分。服十帖而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