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害〕其味辛温,纯阳之草,凡病气虚表虚者,及由阴虚寒热,火炎头疼,火升作呕,慎勿投之。俗喜其芳香,旦暮资食,不知泄真元之气,若脾胃寒人,多致滑泄,往往不觉。古称芳草致豪贵之疾,此类是也。
〔利〕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温中发表,解散风寒,宽中利气,又解鱼蟹毒,梗能下气安胎,子可消痰定喘。
〔修治〕夏采茎,秋采子,五六月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炒研用,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尤良。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害〕其味辛温,纯阳之草,凡病气虚表虚者,及由阴虚寒热,火炎头疼,火升作呕,慎勿投之。俗喜其芳香,旦暮资食,不知泄真元之气,若脾胃寒人,多致滑泄,往往不觉。古称芳草致豪贵之疾,此类是也。
〔利〕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温中发表,解散风寒,宽中利气,又解鱼蟹毒,梗能下气安胎,子可消痰定喘。
〔修治〕夏采茎,秋采子,五六月连根采收。以火煨其根阴干,则经久叶不落。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炒研用,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