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四时感伤之因,有风有寒。寒者,天地之阴气,风者,天地之阳气。阳主开,阴主阖,伤于寒者,皮毛开而寒束之,故窍闭而无汗;中于风者,皮毛闭而风泄之,故窍开而有汗。
气统于肺,金性清凉而降敛;血司于肝,木性温暖而升发。肺气清降则窍阖,肝血温升则窍开。人之汗孔,秋冬则阖者,气清而敛之也;春夏则开者,血温而发之也。秋冬窍阖,而有时偶开,则寒气伤之;春夏窍开,而有时偶闭,则风气中之。此四时之邪感伤之因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四时感伤之因,有风有寒。寒者,天地之阴气,风者,天地之阳气。阳主开,阴主阖,伤于寒者,皮毛开而寒束之,故窍闭而无汗;中于风者,皮毛闭而风泄之,故窍开而有汗。
气统于肺,金性清凉而降敛;血司于肝,木性温暖而升发。肺气清降则窍阖,肝血温升则窍开。人之汗孔,秋冬则阖者,气清而敛之也;春夏则开者,血温而发之也。秋冬窍阖,而有时偶开,则寒气伤之;春夏窍开,而有时偶闭,则风气中之。此四时之邪感伤之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