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神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神散处方

    檀香(挫.一两) 人参(去芦.一两) 羌活(一两) 防风(一两) 甘草(炙.一两) 荆芥穗(一两) 薄荷(一两) 细辛(去心.二两半) 石膏(研.二两半)

    功能主治

    消风化痰。治头风目眩,耳鸣鼻塞,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服,沸汤点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清神散处方

    荆芥穗(二两) 薄荷叶(二两) 甘草(炒 一两) 牛旁子(炒.半两) 川芎(半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风壅热甚,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沸汤调,食后服。治热风:以牛乳服之;去风热:以椰子浆饮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神散处方

    檀香、人参(去芦)、羌活(去苗)、防风(去苗),各一十两了。薄荷(去土)、荆芥穗、甘草,各二十两。石膏(研)四十两,细辛(去苗洗.焙)五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心忪面热,脑痛耳鸣,鼻塞声重,口眼俽动,精神昏愦,肢体疼倦,颈项紧急,心膈烦闷,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或入茶末点服亦得,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清神散处方

    檀香(锉)人参(去芦)羌活(去苗)防风(去苗)各300克 薄荷(去土)荆芥穗 甘草(爁)各600克 石膏(研)1.2千克 细辛(去苗,先焙)150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消风壅,化痰涎。治头昏目眩,心忪面热,头痛耳鸣,鼻塞声重,口眼瞤动,精神昏愤,肢体疼倦,颈项紧急,心膈烦闷,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次6克,食后用沸汤或茶末调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鸡峰普济方》卷十八:清神散处方

    荆芥穗 川芎 香附子 防风各30克 泽泻 甘草 石膏 蒺藜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头目不清,精神昏愤。

    用法用量

    每服3克,茶调下,不以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八《朱氏集验方》卷九:清神散处方

    干菊花 白僵蚕(炒,去丝、嘴)各30克 荆芥穗 羌活 木通 川芎 防风各15克 木香6克 甘草 石菖蒲各9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祛风痰,清头目,开耳窍。治风痰阻遏清阳,头目不清,耳常重听。

    用法用量

    每服9克,食后及临卧时服,茶清调下。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外科正宗》卷二:清神散处方

    甘草节15克 真豆粉30克 大朱砂9克 梅花片1.5片 牛黄0.9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惊安神。治脱疽、疔疮、发背热毒甚者,腠理发越不尽,烦躁闷乱,睡则谵言,呕吐不食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淡竹叶、灯心汤调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更多中药材
  • 《养老奉亲》:北亭丸处方北亭2两(去除砂石),阿魏半两(同硇砂研令细,醋化,去砂石),川当归4两(净洗,去苗梢用),厚朴4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陈橘皮4两(去瓤用红),官桂4两(去皮称),干姜4两(炮),甘草4两(炙),川芎4两,胡椒4......
  •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
  • 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
  • 处方肉蔻霜1钱,北味6分,吴萸(泡)5分,白术(净炒)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肾泄,五更即溏泻,经年不愈。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父)咀上药,以绢袋盛之,沉于瓮底,酒熟去糟,还取药滓,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