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发狂二证当别白.阳毒蓄血皆凭脉.(发狂有二证.有阳毒发狂.有蓄血发狂.)阳毒发狂多干呕.烦躁脉实并面赤.(难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蓄血如狂脉沉微.但欲嗽水不咽入.小腹硬满小便利.不发寒热大便黑.(仲景云.阳明病七八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大抵当汗而不汗.热化为血如何散.血上蓄兮喜忘多.血下蓄兮还闷乱.(素问云.血在上则忘.血在下则狂.)更有火劫发狂时.桂枝救逆汤加减.(仲景云.伤寒之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卧起不安.属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