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为危恶之候.阳明里热之极.脉弦者生.脉涩者死.以弦长胃气尚存.可下承气故也.然亦危极矣.盖生者未必尽生.而死者断无可生之理.
邵评∶此症胃气不虚者.尚可救治.然亦危险.虚者必死无疑.
若见于三法之后.乃大虚之兆.不必辨其阴阳虚实.当以独参汤六味饮时时与之.每有生者.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此为危恶之候.阳明里热之极.脉弦者生.脉涩者死.以弦长胃气尚存.可下承气故也.然亦危极矣.盖生者未必尽生.而死者断无可生之理.
邵评∶此症胃气不虚者.尚可救治.然亦危险.虚者必死无疑.
若见于三法之后.乃大虚之兆.不必辨其阴阳虚实.当以独参汤六味饮时时与之.每有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