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梨枝

    《中药大辞典》:梨枝拼音注音Lí Zhī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树枝

    功能主治

    《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梨枝拼音注音Lí Zhī英文名twig of Bretschneider pear, twig of Sand pear, twig of Ussurian pear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2.Pyrus pyrifolia (Burm.f.) Nakai[Ficus pyrifolia Burm.f.]3.Pyrus ussuriensis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剪取枝条,切成小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白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干旱寒冷地区山坡阳处。

    2.沙梨:生于海拔100-1400m的温暖而多雨的地区。

    3.秋子梨:生于海拔100-2000m的寒冷干燥的山区。

    资源分布:1.白梨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等地。

    2.沙梨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3.秋子梨分布东北、华北及山东、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1.白梨 乔木,高达5-8m。树冠开展;小枝粗壮,幼时有柔毛;二年生的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叶柄长2.5-7cm;托叶膜质,边缘具腺齿;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cm,宽3.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带刺芒尖锐齿,微向内合拢,初时两面有绒毛,老叶无毛。伞形总状花序,有花7-10朵,直径4-7cm总花梗和花梗幼时有绒毛,花梗长1.5-3cm;花瓣卵形,长1.2-1.4cm,宽1-1.2cm,先端呈啮齿状,基部具短爪;雄蕊20;长约花瓣的一半;花柱5或4,离生,无毛。果实卵形或近球形,微扁,褐色。花期4月。果期8-9月。

    2.沙梨 本种与白梨的区别为:叶片基部圆形或近心;果实褐色。花期4月,果期8月。

    3.秋子梨 本种与2种的区别为:叶形大,长5-10cm,宽4-6cm,叶边刺芒长;花柱5;果实黄色,果梗长1-2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性状

    树枝呈长圆柱形,有分枝,直径0.3-1.0cm。表面灰褐以或灰绿色,微有光泽,有纵皱纹,并可见叶痕及点状突起的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褐色或褐色,大部黄白色或灰黄白色。气微,味涩。

    归经

    大肠;肺经

    性味

    辛、涩;凉

    功能主治

    行气和中,止痛。主霍乱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圣惠方》:治霍乱吐利,煮汁次。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ǎn Zhóu Mù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轴木的枝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kinsonia aculenta L.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
  • 《中药大辞典》:扁青拼音注音Biǎn Qīnɡ别名白青(《本经》),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原形态产于铜矿氧化带中。单斜晶系。晶体短柱状或板状。通常星粒状、肾状、散射状、土状等......
  • 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毒蛇咬伤及跌打损伤。用法用量1~2两,捣烂取汁冲白酒内服......
  • 《中药大辞典》:报春花拼音注音Bào Chūn Huā别名橡只玛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条纹报春的花朵。6~8月采收。生境分布生于水沟旁及潮湿处。分布西南及西藏、内蒙古、新疆。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 《全国中草药汇编》:抱树莲拼音注音Bào Shù Lián别名抱石莲、瓜子菜、飞莲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抱树莲属植物抱树莲Drymoglossum piloselloides (L.) Presl,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