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五苓证一 太阳四十一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经尽不解,而且烦渴思饮,外而发热,是有表证,内而作渴,是有里证。内渴欲饮水,而水入则吐者,是有里水瘀停也,此名水逆。由旧水在中,而又得新水,以水济水,正其所恶,两水莫容,自当逆上也。五苓散,桂枝行经而发表,白术燥土而生津,二苓、泽泻行水而泻湿也。多服暖水,蒸泻皮毛,使宿水亦从汗散,表里皆愈矣。

    〖五苓散〗十 (方【32】)

    【32】五苓散

    猪苓去皮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泽泻一两六铢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