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其渴者,湿邪较甚,故用五苓。
不渴者,湿邪较轻,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泻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
湿动而生水瘀也。
〖茯苓甘草汤〗十一 (方【33】)
【33】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汗后,阳虚湿动,君相二火浮升,故作燥渴。其渴者,湿邪较甚,故用五苓。
不渴者,湿邪较轻,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泻水而疏木,和中而培土,防其
湿动而生水瘀也。
〖茯苓甘草汤〗十一 (方【33】)
【33】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一两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