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必效散

    《圣济总录》卷六:必效散别名

    海神散(《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处方

    鳔胶(白色者,不拘多少,炙令焦黄)

    制法

    上药一味,捣罗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主破伤风,身项强硬,不知人事。兼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热酒调下。如不醒,灌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杨氏家藏方》卷二十:必效散别名

    立应散(《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处方

    榔槟(鸡心者,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破积杀虫。主寸白虫,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东引石榴根煎汤调下。于平且盥漱讫,先食炙肥肉数片,然后服药。若于上旬服药尤佳,盖虫头向上故也。

    注意

    服药期间,禁食牛肉、白酒。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仁斋直指》卷十六:必效散处方

    葶苈子(隔纸炒)龙胆草 山栀仁 山茵陈 黄芩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泻肝清胆,利湿退黄。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新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六《古今医鉴》卷十五:必效散处方

    川槿皮120克 斑蝥3克 半夏15克 木鳖子15克(去壳)槟榔15克 雄黄9克 白砒3克

    制法

    上药将雄、砒,斑蝥研细,其余俱切成片,共合一处,用井水、河水各200毫升浸,晒三日,露三夜。

    功能主治

    主风湿疥疮,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

    将药水用鹅翎扫患处。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必效散处方

    川槿皮120克 海桐皮 大黄各60克 百药煎42克 巴豆(去油)4.5克 斑蝥(全用)1个 雄黄 轻粉各12克

    制法

    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

    杀虫止痒。主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

    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医略六书》卷三十:必效散处方

    麦门冬90克(去心,糯粉拌蒸)乌梅肉150克

    制法

    上药研末为散。

    功能主治

    生津敛液。主产妇痢后大渴引饮,脉虚数者。

    用法用量

    米饮送下15克。

    备注

    产妇痢后亡阴,津液枯涸,不能上敷,故大褐引饮。方中麦门冬,生津润爆,以滋金水之上源;乌梅敛液收津,以固津液之下亡。为散米饮下,务使胃气调和,则津液上敷,而大渴自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回春》卷四:必效散处方

    当归、生地黄(酒洗)、赤茯苓(去皮)、滑石、牛膝(去芦)、山栀、麦门冬(去心)、枳壳、黄柏(酒炒)、知母(酒炒)、扁蓄、木通各等分,甘草减(生)。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淋症。

    用法用量

    灯草1团,水煎,空心服。

    血淋,加菖蒲、茅根汁;膏淋,加萆薢;气淋,加青皮、劳淋,加人参;热淋,加黄连;肉淋,加连翘;石淋,加石韦;尿淋,加车前;死血淋,加桃仁、牡丹皮、玄胡索、琥珀、黄柏、知母;老人气虚作淋,加人参、黄耆、升麻少许,去黄柏、知母、滑石、扁蓄。

    摘录《回春》卷四《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必效散处方

    川槿皮4两,斑蝥1钱,半夏5钱,木鳖子(去壳)5钱,槟榔5钱,雄黄3钱,白砒1钱。

    制法

    上切成片,另将雄、砒细研,共合1处。用井水1碗,河水1碗浸,晒3日,露3夜。

    功能主治

    风湿癣疮,并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

    将药水用鹅翎扫疥上,百发百中。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黄宾江方《医统》卷八十:必效散处方

    斑蝥(去头足,面炒)21个,荆芥穗、黑牵牛、直僵蚕(炒去丝嘴)。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瘰疬。

    用法用量

    方中荆芥穗、黑牵牛、直僵蚕用量原缺。

    摘录《医统》卷八十《医统》卷十八:必效散处方

    葶苈(隔纸炒)5分,草龙胆5分,山栀子5分,茵陈5分,枳实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黄疸。

    用法用量

    水2盏,加生姜3片,煎8分,食前服。

    摘录《医统》卷十八《宣明论》卷九:必效散处方

    川乌头1两(生),天南星半两(生)。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劳役肌瘦,不思饮食,喘嗽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萝卜8块,如母指大,以水煮熟,去滓,食后嚼服。

    摘录《宣明论》卷九《金鉴》卷七十四:必效散处方

    川槿皮4两,海桐皮2两,大黄2两,百药煎1两4钱,巴豆(去油)1钱5分,斑蝥1个(全用),雄黄4钱,轻粉4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毒杀虫,祛湿止痒。主诸久年顽癣。

    用法用量

    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注意

    忌入口。

    摘录《金鉴》卷七十四《圣济总录》卷二十三:必效散处方

    生地黄、生地胆草、生龙胆(并研绞取汁,三停共1盏,同浸横纹甘草末1两,候汁尽阴干)、菠薐(紫叶肥者,去茎阴干)半两,龙脑1钱(研),牛黄半钱(研)。

    制法

    上药甘草、菠薐为末,与龙脑、牛黄合研。

    功能主治

    伤寒热盛,狂躁闷乱,欲发黄及发疮疹,热毒气盛,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研林擒绞取汁,新汲水相和调服。如心烦躁热,及欲发黄,即别入龙脑少许,和鸡子清调服。小儿服1钱或半钱匕。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百一》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八:必效散别名

    霜柿散

    处方

    干柿不拘多少(烧存性)。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肠风脏毒。

    临床应用

    肠风:曾茂昭通判之子,年十余岁时,曾苦此。凡治肠风药,如地榆之类,遍服无效,因阅书见此方用之,1服而愈。是干柿烧灰者,曾与予合肥同官亲言之云尔。

    用法用量

    霜柿散(《普济方》卷三十八)。

    摘录《百一》卷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三十八《直指》卷十六:必效散处方

    葶苈子(隔纸炒)、龙胆草、山栀仁、山茵陈、黄芩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黄疸。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六《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澹寮方》:必效散处方

    附子1只(生,去皮,切作数片,用生姜自然汁一大盏浸1宿,慢火炙干,再浸再炙,候渗尽姜汁为度),高良姜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气虚头疼,呕吐。

    用法用量

    腊茶调服。

    注意

    忌热物少时。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一引《澹寮方》《外科精义》卷下:必效散处方

    盐豉(炒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蜘蛛咬着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油调涂之。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必效散处方

    芥穗1钱,防风1钱,连翘1钱,防己1钱,银花1钱,槐花1钱,花粉1钱,皂刺1钱,白芷1钱,木通1钱,木瓜1钱,白鲜皮1钱,大枫藤1钱,制苍术1钱,甘草5分,番白草5分,大黄2钱,土茯苓4两。

    功能主治

    梅疮高肿稠密,湿热盛,形气实者。

    用法用量

    酒为引,服后静卧以取汗下。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第七集《普济方》卷七十六:必效散处方

    苍术2两,木贼(去节)2两,青盐1钱,川椒1两(童便浸一宿)。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空心以温酒或沸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六《外科精义》卷下:必效散处方

    南硼砂2钱5分,轻粉1钱,麝香5分,斑蝥40个(去头翅),巴豆5个(去皮心膜),白槟榔1个。

    制法

    上为极细末,取鸡子清2个去黄,调药匀却,倾在鸡子壳内,湿纸数重糊定,无令透气,坐饭甑内与饭一处蒸,饭熟取药,晒干,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久患瘰疬不效。

    临床应用

    瘰疬:小水涩滞,或微痛,此疬欲下也。进益元散1服,其毒即下。斑蝥、巴豆似为峻利,然巴豆能解斑蝥之毒,用者勿畏。尝遇富商项有疬痕颇大,询之,彼云,因怒而致,困苦2年,百法不应,方与药1服,即退2-3,再服顿退,四服而平,旬日而痊。以重礼求之,乃是必效散。

    用法用量

    用时相度虚实,虚人每服半钱,实人每服1钱,并用炒生姜酒下。五更初服药,至平明取下恶物,如觉小腹内疼痛,便用苘麻子烧灰入没药等分,同研细,用茶调下1钱,便入大肠。其取下恶物,如烂肉老鼠儿及新成卵内雀儿,是药之效。

    注意

    妇人有胎,不可服。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普济方》卷一九九:必效散处方

    青橘皮(去白)、陈橘皮(去白)、常山、神曲、地龙(去土)、槟榔、栝楼、甘草(炙)、秦艽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山岚瘴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7分,通口服。

    注意

    忌生冷、油腻、猪、犬、鱼、腥、羊肉。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九《卫生宝鉴》:必效散处方

    白矾、大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糜。

    用法用量

    临卧干贴。沥涎尽,温水漱之。

    摘录《卫生宝鉴》《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必效散别名

    熏痔必效散

    处方

    黄牛角鳃4寸(细锉),鲸鲤甲2两(细锉),铅丹1两(研),乳香1分(研)。

    制法

    上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痔瘘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熏痔必效散(《普济方》卷二九八)。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圣济总录》卷一三三:必效散处方

    鲫鱼1条(去肠,入头发不拘多少,烧为灰)。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下注疮烂肉陷。

    用法用量

    先用葱洗疮口,次以药敷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产乳备要》:必效散处方

    棕皮(烧)2两,木贼(去节,烧存性)2两,麝香1钱(研)。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调,及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酒调下。

    摘录《产乳备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2两(酒洗),黄连4两(用,吴茱萸1两煎汤、浸),白芍2两(炒),白术1两(土炒),山楂肉1两,石莲子1两,苍术1两(米泔水浸,炒),枳壳3钱(炒),麦芽1两(炒),神曲1两(炒),肉豆蔻1两(面包煨),木香1两(忌见火)。制法上为......
  • 处方牡蛎(煅)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龙齿(煅)1两,益智仁1两,乌药1两,杜仲1两2钱,石菖蒲1两2钱,山茱萸1两2钱,茯神1两2钱,牛膝1两2钱,川椒5钱,北细辛6钱,半夏6钱,半姜6钱,人参8钱,当归8钱,白芍8钱,紫石英8钱。制法......
  • 《中医伤科学讲义》:宝珍膏处方生地 茅术 枳壳 五加皮 莪术 桃仁 山奈 当归 川乌 陈皮 乌药 三棱 大黄 首乌 草乌 柴胡 防风 刘寄奴 牙皂 肉桂 羌活 威灵仙 赤芍 南星 香附 荆芥 白芷 海风藤 藁本 续断 良姜 独活 麻黄 甘松......
  •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宝珠丹处方白硼砂2钱,川连1钱2分,番木鳖(去壳,麻油煠松)5分,黄柏5分,青黛(水飞)5分,薄荷尖5分,水飞雄黄5分,人中白(煅)5分,儿茶5分,胆矾5分,血竭5分,冰片5分,灯心灰3分。制法上为末,收贮,勿泄气,吹......
  • 处方橄榄核灰、人中白、大红纬灰、硼砂、冰片、药珠。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芦管抄药,吹入患处。摘录《幼科指掌》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