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伤风感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猎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碎研,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
五苓散治伤暑疸热,小便不利。煎茅根汤调尤佳。(方见伤暑门)
【料简】
方书中所出淋病,证状不一,所谓诸淋,亦不能备尽。若随其所因而命名,如劳,如惊,如寒,如湿,如风,如暑,以至暴淋等,虽无定论,皆不出三因之所致也。当详此推治,无施不可。又有转胞,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证状自别,不可不辨。然治之亦当利其小便,古方令服肾气八味丸,其中有茯苓故也。
《审视瑶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着。六卷,首一卷。 先总论,次方论。论述 108 证及其治法方剂,并述眼科手术方法,附有医案、图说、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龚廷贤(子才、云林)着。十卷,分为十集。首集为诊治诸论,次为诸病的辨证施治。
治伤风感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猎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炒) 滑石(碎研,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不以时。
五苓散治伤暑疸热,小便不利。煎茅根汤调尤佳。(方见伤暑门)
【料简】
方书中所出淋病,证状不一,所谓诸淋,亦不能备尽。若随其所因而命名,如劳,如惊,如寒,如湿,如风,如暑,以至暴淋等,虽无定论,皆不出三因之所致也。当详此推治,无施不可。又有转胞,以胞系了戾,小便不通,证状自别,不可不辨。然治之亦当利其小便,古方令服肾气八味丸,其中有茯苓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