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图经》 羊踯躅

    作者: 苏颂

    羊踯躅(图缺),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今所在有之。春生苗,似鹿葱;叶似红花;茎高三、四尺;夏开花,似凌霄、山石榴、旋复辈,而正黄色;羊误食其叶,则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三月、四月采花阴干。今岭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红色,如锦绣然。或云此种不入药。古大方多用踯躅,如胡洽治时行赤散,及治五嗽四满丸之类,及治风诸酒方,皆杂用之。又治百病风湿等,鲁王酒中亦用踯躅花。今医方捋脚汤中多用之。南方治蛊毒下血,有踯躅花散甚胜。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