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中湿证治

    作者: 未知

    加剂除湿汤治气虚伤湿,身重腰疼,四肢微冷,或呕逆,或溏泄,并主之。

    苍术(炒) 白术 甘草(炙。各一两) 干姜(炮) 茯苓(各二两) 橘红 辣桂 浓朴(制。

    上锉。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茯苓白术汤治受湿身体痛重。

    茯苓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辣桂 苍术(炒,等分)

    上锉。每三钱,水煎服。

    肾着汤治肾虚受湿,小便自利,腰冷而痛重。

    干姜(炮) 茯苓(各二两) 甘草(炙) 白术(各一两)

    上锉。每二钱半,水煎服,加桂亦得。

    黄 建中汤治伤湿,鼻塞身痛。

    黄 (微炙) 辣桂(各三两) 甘草(炙,二两) 白芍药(六两)

    上粗散。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不换金正气散治湿,益脾顺气,加茯苓、生姜。(方见寒类。)

    神术丸 治湿消饮。(方见痰涎类。)可用正气散送下。

    生附除湿汤治寒湿交攻,身体冷痛。

    附子(生,一两) 苍术(制,一两半) 白术 浓朴(制,半两) 宣木瓜 甘草(炙。各三钱半)

    上锉。每服四钱,水二盏,姜十浓片,煎一盏,食前,微温服。

    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汗出气短,身体烦疼,微肿,恶风不欲去衣。

    辣桂(二两) 白术 附子(熟。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半,水盏半,姜七片,枣二枚,煎一盏,食前,微温服。小便不利、悸气加茯苓;痹加防己,腹痛加芍药。

    甘草附子汤治中湿小便不利,大便自利。

    附子(熟,一个七钱,净者) 白术 甘草(炙。各一两) 辣桂(二两)

    上锉。每服三钱,姜七片煎,食前,微温服。汗出加防风,悸气加茯苓。

    术附汤治伤湿,大小便皆自利。

    白术(二两) 甘草(炒,一两) 附子(熟,七钱半)

    上锉细。每服三钱,姜七片,水盏半,煎一盏,食前,微温服。

    五苓散治湿证,小便不利。经云∶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方见水饮类。)

    茵陈汤治湿气淤热发黄,小便秘涩,渴引水浆。

    茵陈蒿(一两半) 大黄(半斤) 小红栀子(十枚)

    上锉。每服三钱,水煎服。五苓散亦治发黄,二药夹煎尤稳。

    湿泻身痛方五苓散加苍术,煎点随意。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道源
  • 《女科宝鉴》是以中医方法论述女性生殖器相关疾病的探索性新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七十多种常见女性生殖器相关病证,其中包括女科杂病、性病、月经病和中医药避孕、中医药抗早孕等。各病证以病机要点为中枢,展开对理、证、法、方、药的论述,同时,引进中医女科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性和收藏价值。

    纵览全书,具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扼要明了、通俗易懂的特点。全书共约25万字。

    读者对象:中西医临床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及广大男女中、青年。

    著者 一九九一年八月

    作者:
  • 作者:
    凌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未知
  • 作者:
    薛立斋
  • 作者:
    雪岩禅师
  • 作者:
    宋仲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