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本草品汇精要》 醉鱼草

    作者: 王好古

    有小毒

    花叶主痰饮成遇寒便发取花研末和米粉作炙熟食之即效又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及诸鱼骨鲠者捣汁和冷水少许咽之吐即止骨即化也久疟成癖者以花填鲫鱼腹中湿纸裹煨熟空心食之仍以花和海粉捣贴便消(本草纲目)【名】闹鱼花鱼尾草椟木【地】(李时珍曰)醉鱼草南方处处有之多在堑岸边作小株生【苗】(李时珍曰)高者三四尺根状如枸杞茎似黄荆有微棱外有薄黄皮校易繁衍叶似水杨对节而生经冬不凋【时】七八月开花成穗【质】俨如芫花一样结细子【色】红紫色【主】渔人采花及叶以毒鱼尽圉圉而死呼为醉鱼儿草也【用】花叶【味】辛苦【性】温【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禁】沼边不可种之此花色状气味如芫花毒鱼亦同但花开不同时为异耳按(中山经云)熊耳山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花名曰葶可以毒鱼其此草之类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赵术堂
  • 作者:
    未知
  •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作者:
    虞传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