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普济方》 久上气

    作者: 朱梓

    (附论)夫肺主于气。通于呼吸。而气之行循环表里。流注经络也。若脏腑虚弱。风冷之气。

    并上攻气也

    麻黄散

    (圣惠方)

    治久上气。喘急坐卧不安。

    麻黄(去根节)杏仁(汤去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桑根白皮(锉)紫苏茎叶陈皮(汤煎至五分

    葶苈丸

    用葶苈子六两。熬紫色。捣如泥。丸梧子大。每食后枣汤饮下十丸。日二服。干枣十枚劈碎

    杏仁散

    (圣惠方)

    治久上气胸中痰滞妨闷。不能饮食。

    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去根节)柴胡(各一两去苗)木香(半两)半夏(二两麸炒微黄去大盏。

    赤茯苓散治久上气。心膈不利。饮食全废。咳嗽不止。

    赤茯苓(一两)桂心(半两)紫苏茎叶(二分)陈皮(三分汤去白瓤焙)杏仁(三分汤去皮朴(三两去夏(半两汤洗枚。

    旋复花丸治久上气。痰唾气壅喘闷。

    旋复花(一两)皂荚(一两去黑皮生酥炙微黄去子)川大黄(一两半锉微炙)杏仁(一两半丸如梧

    治久上气不止。累疗不瘥。

    猪(三具切)枣(五十枚切)甜葶苈(一两隔纸炒紫色)上以酒五升。浸药三五日。每

    治上气三五年不瘥。

    大枣杏仁(各一百枚)豉(一百一十粒)蜀椒(三百粒)上先捣杏仁豉令熟。

    纳枣椒。更

    治积年上气不瘥垂死者。

    莨菪子(熬色变取用)熟羊肝(薄切晾干)上等分各捣。以七月七日神醋。拌令相着。夜不内得煮饭

    旋复花丸治积年上气。服药不瘥者。

    旋复花(去根焙一两)大黄(锉炒两半)皂荚(炙去皮子一两一分)上为细末。

    炼蜜丸如梧

    浓朴温肺散治久患上气。胸胁支满。

    浓朴(去粗皮糯米粥浸一宿炒焙干)葶苈子(炒微焦研细末一两)皂荚子(一升不煮蒸二次空心生姜

    治久上气。时唾痰涎。不得眠卧。

    取长大皂荚一梃。去黑皮。涂酥炙微黄焦。去子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于食后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叶天士
  • 作者:
    周扬俊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