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查古籍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主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绞痛、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黯有块,或如黑豆汁。苔白腻,脉弦紧。
「病机」 寒湿内侵,胞脉不畅。
「治法」 散寒除湿,活血止痛。
「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
吴茱萸 当归 赤芍 川芎 桂枝 生姜 甘草 半夏 蒲黄 五灵脂 茯苓 苍术
本方为温经汤去人参、麦冬、丹皮、阿胶,加蒲黄、五灵脂、茯苓、苍术。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调经;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生姜、半夏温中燥湿;茯苓、苍术利湿化浊;甘草调中和药。诸药合用,具有散寒除湿,活血止痛之效。
若兼见一组肾阳虚⒁之症,此为阳虚内寒、胞失温煦之象,酌加附子、艾叶、杜仲、仙茅、补骨脂等暖宫补肾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