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黄 浓朴 枳实
目赤肿,胸胀满,潮热狂言而喘,此方主之。
阳邪在上则目肿胸满,在中则胀,乘心则狂,溢于胃口则喘。胃实则潮热。潮者,犹江海之潮,其来不失时也。枳、朴去上膈痞满,大黄荡胃中实热,疾消热退,则正气得舒,阳邪自然承服,前症虽逆亦顺,故曰小承气。
有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机要加羌活,更等其分,名三化汤。盖承气能治实邪,加羌活,不忘乎风也。服后大小便微行,上中下无所阻塞,而复其传化之职,故曰三化。凡久风变热,病实形实者,皆为对症。必曰中风多气虚上逆,无用承气之理,固矣哉。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大黄 浓朴 枳实
目赤肿,胸胀满,潮热狂言而喘,此方主之。
阳邪在上则目肿胸满,在中则胀,乘心则狂,溢于胃口则喘。胃实则潮热。潮者,犹江海之潮,其来不失时也。枳、朴去上膈痞满,大黄荡胃中实热,疾消热退,则正气得舒,阳邪自然承服,前症虽逆亦顺,故曰小承气。
有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机要加羌活,更等其分,名三化汤。盖承气能治实邪,加羌活,不忘乎风也。服后大小便微行,上中下无所阻塞,而复其传化之职,故曰三化。凡久风变热,病实形实者,皆为对症。必曰中风多气虚上逆,无用承气之理,固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