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橘皮(一两) 青皮(三钱) 丁香(二钱) 诃黎勒 甘草(五钱)
小儿面黄睛黄,食不化,及滑肠颐滞,主此方。
胃主受纳,脾主消磨,今能纳而不能化,责脾虚。滑肠者,肠滑而飧泄也。颐滞者,颐颌之下多涎滞也。面黄睛黄,皆土弱不能摄水之象。火能生土,故用丁香;甘能补土,故用甘草;涩能止滑,故用诃子;及青橘二皮,取渠快膈平肝,能抑其所不胜尔。
诗曰∶益黄青陈橘,丁香诃黎勒,小儿脾气亏,甘草同调燮。
上症还须理中等方,此散恐不合式,学人审诸。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橘皮(一两) 青皮(三钱) 丁香(二钱) 诃黎勒 甘草(五钱)
小儿面黄睛黄,食不化,及滑肠颐滞,主此方。
胃主受纳,脾主消磨,今能纳而不能化,责脾虚。滑肠者,肠滑而飧泄也。颐滞者,颐颌之下多涎滞也。面黄睛黄,皆土弱不能摄水之象。火能生土,故用丁香;甘能补土,故用甘草;涩能止滑,故用诃子;及青橘二皮,取渠快膈平肝,能抑其所不胜尔。
诗曰∶益黄青陈橘,丁香诃黎勒,小儿脾气亏,甘草同调燮。
上症还须理中等方,此散恐不合式,学人审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