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拼音注音Hǎi Yuè Ké别名

    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

    出处

    《本草从新》

    来源

    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

    性味

    《本草从新》:"咸,大寒。"

    功能主治

    《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海月壳拼音注音Hǎi Yuè Ké别名

    明瓦、蜊壳丬

    英文名clamshell出处

    出自《本草从新》

    来源

    药材基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cuna placent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将去肉的贝壳洗净,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灌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

    原形态

    海月,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肮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归经

    心经

    性味

    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积。主小儿麻疹;疳积;湿烂疮;鹤膝风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9g。外用:适量,煅研外敷;或煎汤洗。

    各家论述

    《本草从新》:泻湿热。煎汤洗鹤膝风;煅研为粉,涂湿烂疮。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uī Chǎn Cǎo别名牛尾草、六角草、细穗石松、树灵芝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马尾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phlegmaria(L.)Holub.[Lycopodium phlegmaria......
  • 来源萝藦科催吐白薇Cynanchum vinceto xicum (L.) Pers.,以根、种子入药。生境分布台湾、四川、云南。功能主治根的制剂有催吐作用。种子抽提物对心脏有类似“羊角拗”的强心作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并可提制呕吐、下泻药物。茎皮:可治高热,消化不良,疥癣。乳......
  • 拼音注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V.pinnataL.var.chaeroph......
  •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止痒。治秃顶:煎水外洗。疮疖红肿,异物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