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风热与湿上壅,清空膏。风热盛者,彻清膏。瘦人头痛是火,酒芩为主,加引上药。风热上攻头痛者,防风通圣散,或芎芷散。大寒犯脑,令人头痛,齿亦痛,羌活黑附汤。风热盛,酒芩、天麻、川芎、防风、薄荷,或茶调散。
清空膏
治偏正头疼,及风、湿、热上壅作痛。
细挺子黄芩(三两,一半酒蒸,一半炒) 防风(去芦,一两) 羌活(一两,去芦) 甘草(炙,一两五钱)
末之,每二钱,汤调膏下。
彻清膏
治风热上攻头痛。
蔓荆子(一钱) 细辛(一钱) 薄荷(三分) 川芎 (三分) 甘草(生用五分,炙用五分)本(一钱)
末之,茶调下三钱。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条下。)
芎芷散
治风邪入于头脑作疼痛。
白芷(一钱) 石菖蒲(一钱) 陈皮(八分) 苍术(米泔浸,晒干,炒,八分) 细辛(八分)浓朴(姜炒,七分) 半夏(汤泡,七分) 紫苏茎、叶(八分) 甘草(炙,六分) 木通(八分) 肉桂(六分) 川芎 (一钱)
上锉,一剂,水二钟,加姜三片,葱白二枚,煎八分服。
羌活黑附汤
治冬月大寒犯脑,令人头痛,齿亦痛。
麻黄(带节,三分) 僵蚕(炒,三分) 黄柏(炒,三分) 黑附子(泡,三分)羌活(去芦,五分) 防风(去芦,五分) 白芷(五分) 苍术(米泔浸,晒干,炒,五分)升麻(二分) 甘草(二分) 黄 (一钱)
水煎,食后温服。
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头痛,目昏鼻塞及偏头疼。
薄荷叶(二两) 川芎 (一两) 羌活(去芦,五钱) 甘草(炙,五钱) 荆芥穗(一两) 白芷(五钱) 细辛(一钱五分) 防风(三钱,去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汤调下。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济阴纲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着。十四卷。对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的女科,加以评释圈点而成书。
风热与湿上壅,清空膏。风热盛者,彻清膏。瘦人头痛是火,酒芩为主,加引上药。风热上攻头痛者,防风通圣散,或芎芷散。大寒犯脑,令人头痛,齿亦痛,羌活黑附汤。风热盛,酒芩、天麻、川芎、防风、薄荷,或茶调散。
清空膏
治偏正头疼,及风、湿、热上壅作痛。
细挺子黄芩(三两,一半酒蒸,一半炒) 防风(去芦,一两) 羌活(一两,去芦) 甘草(炙,一两五钱)
末之,每二钱,汤调膏下。
彻清膏
治风热上攻头痛。
蔓荆子(一钱) 细辛(一钱) 薄荷(三分) 川芎 (三分) 甘草(生用五分,炙用五分)本(一钱)
末之,茶调下三钱。
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条下。)
芎芷散
治风邪入于头脑作疼痛。
白芷(一钱) 石菖蒲(一钱) 陈皮(八分) 苍术(米泔浸,晒干,炒,八分) 细辛(八分)浓朴(姜炒,七分) 半夏(汤泡,七分) 紫苏茎、叶(八分) 甘草(炙,六分) 木通(八分) 肉桂(六分) 川芎 (一钱)
上锉,一剂,水二钟,加姜三片,葱白二枚,煎八分服。
羌活黑附汤
治冬月大寒犯脑,令人头痛,齿亦痛。
麻黄(带节,三分) 僵蚕(炒,三分) 黄柏(炒,三分) 黑附子(泡,三分)羌活(去芦,五分) 防风(去芦,五分) 白芷(五分) 苍术(米泔浸,晒干,炒,五分)升麻(二分) 甘草(二分) 黄 (一钱)
水煎,食后温服。
茶调散
治诸风上攻头痛,目昏鼻塞及偏头疼。
薄荷叶(二两) 川芎 (一两) 羌活(去芦,五钱) 甘草(炙,五钱) 荆芥穗(一两) 白芷(五钱) 细辛(一钱五分) 防风(三钱,去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汤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