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凉血消瘀.能入肺通肝.芳香且燥.宣风胜湿.可除崩止痢.甘苦而寒.治脏毒之难痊.医肠风而易愈.(侧柏叶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禀西方之气而有贞德者也.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良.甘苦而寒.芳香而燥.入肝肺大肠血分.凉血燥湿.是其本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肠风脏毒等证.血中有湿热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辟邪.又其余事耳.)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凉血消瘀.能入肺通肝.芳香且燥.宣风胜湿.可除崩止痢.甘苦而寒.治脏毒之难痊.医肠风而易愈.(侧柏叶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禀西方之气而有贞德者也.入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良.甘苦而寒.芳香而燥.入肝肺大肠血分.凉血燥湿.是其本功.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肠风脏毒等证.血中有湿热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辟邪.又其余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