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心腹结气结痰,鼻中衄血,眼?上下风肿烂弦,左右?热障?肉,清火止泪,益水生光。破核取仁,去皮尖研用。
按∶心肝与脾。皆血之脏,而蕤仁入之,夫目之有疾,血之故也。今得其甘以养血,温以和血,而肿胀诸患,从兹息矣。
雷公云∶凡使先用热水浸去皮尖,作两片,用芒硝、木通、甘草、三味,和蕤仁同水煮一伏时,后漉出,去诸药,取蕤仁研成膏,加减入药中使。凡修事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甘草七两。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脾三经。主心腹结气结痰,鼻中衄血,眼?上下风肿烂弦,左右?热障?肉,清火止泪,益水生光。破核取仁,去皮尖研用。
按∶心肝与脾。皆血之脏,而蕤仁入之,夫目之有疾,血之故也。今得其甘以养血,温以和血,而肿胀诸患,从兹息矣。
雷公云∶凡使先用热水浸去皮尖,作两片,用芒硝、木通、甘草、三味,和蕤仁同水煮一伏时,后漉出,去诸药,取蕤仁研成膏,加减入药中使。凡修事四两,用芒硝一两,木通甘草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