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点。去毛及心用,芎为使,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按∶辛夷辛温发散,太阴阳明之入,固其宜也。若肺胃虚热不受风邪者,勿得漫用。
雷公云∶凡使之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未出,焙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
《景岳全书》(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着。六十四卷。包括医论、诊断、本草、方剂、临床各科等。主张人的生气以阳为生,阳难得而易失,既失而难复,所以主张温补。
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点。去毛及心用,芎为使,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按∶辛夷辛温发散,太阴阳明之入,固其宜也。若肺胃虚热不受风邪者,勿得漫用。
雷公云∶凡使之去粗皮,拭上赤肉毛了,即以芭蕉水浸一宿,漉出,用浆水煮,从巳至未出,焙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里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