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鲜藕1000克,江米20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藕洗净,在藕节正中开刀分段。在距藕节3厘米处切断,保留切后的一段做盖用。将藕倒置,使孔内的水倒尽,江米洗净晾干(湿的下易灌),灌入藕孔内,边灌边拍,用米装得紧密,灌满后将切下的一段藕盖对准藕孔台好,用竹扦自盖正中直戳进藕内,不使藕盖脱落。藕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没过藕)加盖,在旺火上煮开后,改用小火煨焖煮2小时,见藕呈紫黑色即熟。将藕取出,用刀轻轻刮去藕皮,藕内呈淡红色。将藕切成0.5厘米左右薄片,撒上适量的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健脾补虚,开胃进食。适宜于久病久泻、热病后。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主要原料:鲜藕1000克,江米20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藕洗净,在藕节正中开刀分段。在距藕节3厘米处切断,保留切后的一段做盖用。将藕倒置,使孔内的水倒尽,江米洗净晾干(湿的下易灌),灌入藕孔内,边灌边拍,用米装得紧密,灌满后将切下的一段藕盖对准藕孔台好,用竹扦自盖正中直戳进藕内,不使藕盖脱落。藕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没过藕)加盖,在旺火上煮开后,改用小火煨焖煮2小时,见藕呈紫黑色即熟。将藕取出,用刀轻轻刮去藕皮,藕内呈淡红色。将藕切成0.5厘米左右薄片,撒上适量的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健脾补虚,开胃进食。适宜于久病久泻、热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