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坏死性龈炎又称口疳,祖国医学叫走马牙疳。主要病原菌为螺旋体及梭形杆菌。两者均为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常存在于牙龈间隙内而无害;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抑制细菌能力差时,这些细菌便活跃起来,置牙龈于坏死。
本病多并发于儿童患了某些传染病(麻疹、流感、猩红热、伤寒等)之后,常见于春末夏初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
临床症状可呈急性和慢性。急性的发病急而快,发高烧、牙龈红肿、出血,并较快坏死。坏死牙龈表面被覆黄白色假膜,假膜易被擦去而出血。牙龈坏死使牙松动、疼痛和口涎多,口腔内发出异样气味,严重的引起牙槽、颌骨和部分颌面软组织全层坏死。走马牙疳即形容本病发病快而严重。慢性的病情较轻且全身和局部症状缓,家长仅在儿童睡眠流涎中见到混有血液和闻到口臭。
由于本病的季节性强,因此在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应注意预防,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公用杯、碗都应煮沸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儿童患了传染病应尽早隔离。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坏死性龈炎又称口疳,祖国医学叫走马牙疳。主要病原菌为螺旋体及梭形杆菌。两者均为厌氧菌,在正常情况下,常存在于牙龈间隙内而无害;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抑制细菌能力差时,这些细菌便活跃起来,置牙龈于坏死。
本病多并发于儿童患了某些传染病(麻疹、流感、猩红热、伤寒等)之后,常见于春末夏初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
临床症状可呈急性和慢性。急性的发病急而快,发高烧、牙龈红肿、出血,并较快坏死。坏死牙龈表面被覆黄白色假膜,假膜易被擦去而出血。牙龈坏死使牙松动、疼痛和口涎多,口腔内发出异样气味,严重的引起牙槽、颌骨和部分颌面软组织全层坏死。走马牙疳即形容本病发病快而严重。慢性的病情较轻且全身和局部症状缓,家长仅在儿童睡眠流涎中见到混有血液和闻到口臭。
由于本病的季节性强,因此在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应注意预防,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公用杯、碗都应煮沸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儿童患了传染病应尽早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