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受外界冲击时特别容易损伤。损伤时出现的症状通常为肿胀、出血、疼痛、咀嚼功能障碍和发热等。由于口腔颌面生理功能复杂且血运丰富,位置又接近颅底生命中枢,因此应该特别重视。

    经常发生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有:

    (1)牙齿损伤,因上、下前牙位于前方突出部分,最易受伤而引起牙齿松动、脱位和折断等。进食时牙齿骤然咬到碎骨片或砂粒,会引起牙片折裂,这一情况大多发生在后牙。牙片折裂易使牙神经暴露,遇冷、热或其他刺激时便发生剧烈疼痛,使人不敢进食;

    (2)颌骨骨折,除具有一般骨折的相同症状外,骨折段移位还会使上、下牙齿咬合错乱,这是颌骨骨折的特有症状。另外,应引起注意的是上颌骨骨折会引起大量出血,下颌骨前方整段骨折会使舌向后堕而发生窒息。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速去医院救治。

    口腔颌面部损伤,尤其是颌骨骨折和牙齿损伤,病人往往由于疼痛而难以咀嚼进食,但食欲和消化功能却是好的。为使损伤早日痊愈,每天仍应摄入足够营养。合适的饮食可将三餐改制成软质的,可不经咀嚼就能咽下。有吸吮能力的,可用吸管自行吸取,食量不宜限制。

    重视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餐后坚持嗽口,更能促进损伤早日痊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马培之
  • 《外科证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此书后经清末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评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维德(l669—l749年)字洪绪,别号林屋散人,又号定定子,江苏吴县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学家。撰《外科证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
  •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
  • 作者:
    祁坤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