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本病指的是通常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面部的鳞屑性浅色斑。又称白色糠疹,因流行于春天桃花盛开的季节,俗称“桃花癣”,其实它不是真正的“癣”,因癣是真菌引起的浅表皮肤病,而该病与真菌无关。本病可能与肠道寄生虫(如蛔虫)有关,故又称“虫斑”,也有认为与慢性扁桃体炎有关。
阳光、曝晒、风吹、维生素不足、肥皂洗或皮肤干燥,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初发为少数圆形或椭圆形鳞屑性淡红斑,以后逐渐变为浅色斑,其上附有灰白色糠秕样鳞屑,病程较长,可自然消退,但仍可复发。
患者应及时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及扁桃体炎等慢性病灶。
要纠正偏食习惯和治疗消化不良。避免过度日晒和风吹,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洗头、洗脸,要多吃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