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本病因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大多发生在6~9月间。我国常见的有黄刺蛾和青刺蛾的幼虫两种。刺毛虫体上有大量毒刺;当刺伤皮肤后,其刺中的毒液即可进入皮肤而致病。
当人体皮肤被刺毛刺伤后,初感瘙痒、刺痛或烧灼感,久则外痒内痛。在刺伤部位的中心,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或较大的肿胀,皮疹好发于面、颈、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在患处如用放大镜观察,有时可发现刺毛。
在刺毛刚进入皮肤时、可用胶布或透明胶纸粘贴患处,并立即取下,如此反复数次,可将未深入皮内的部分刺毛带出,外搽炉甘石洗剂等以消炎、止痒。
在6~9月间刺毛虫盛发期,可在树上喷射0.1%敌百虫水溶液以消灭刺毛虫。个人防护方面,应注意勿在有刺毛虫的树荫下纳凉,教育儿童勿在树下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