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外阴瘙痒是外阴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但也可发生于外阴完全正常者。其病因分局部性及全身性两大类。局部原因有:
(1)感染,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原因,其他如虱子、疥疮、蛲虫等;
(2)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伴外阴皮肤发白);
(3)药物过敏和化学品刺激,如肥皂、避孕套、红汞及其他药物引起接触性皮炎;
(4)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尤其是月经期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容易使月经血、皮脂、汗液和阴道分泌物等郁积在局部,刺激外阴引起瘙痒;
(5)其他的皮肤病变,如湿疹、疱疹、寻常疣等。全身原因有:糖尿病、黄疸、贫血、维生素A及B缺乏等等,外阴瘙痒作为全身瘙痒的部分出现。也有不明原因的外阴瘙痒。
预防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孕期和绝经后期;不用不透气的内裤和月经带,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局部感染。
治疗上注意: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用开水烫和干毛巾猛擦,内裤宽适透气,忌食辛辣、酒和过敏食物,防过敏(食物过敏和局部过敏如化纤过敏和马桶漆过敏);
(2)就诊查出病因去除之(如霉菌、滴虫感染和糖尿病等);
(3)对症治疗,外用药如3%硼酸液湿敷,局部涂40%氧化锌油膏或氯地霜等;症状严重时加用内服药如口服扑尔敏4毫克、苯海拉明25毫克或异丙嗪25毫克(兼镇静和抗过敏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