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核、化学武器损伤》 二、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的治疗

    (一)Ⅰ度损伤创面

    保护创面,避免一切理化刺激,初期反应期与假愈期受伤部位涂以无刺激性的止痛的外用粉剂、洗剂、乳剂或冷霜等。如炉甘石洗剂、清凉油、冷霜、冰片淀粉等,有红斑反应时,局部涂止痒清凉油、氢地油、0.1%醋酸去炎松软膏或5%苯海拉明霜等,以减轻皮肤红肿和灼痛。恢复期可用复方甘油、冰蚌油以滋润皮肤。

    (二)Ⅱ度损伤创面

    初期和假愈期处理原则与Ⅰ度损伤基本相同,灼痛明显时,可使用呋喃西林、硼酸及洗必泰溶液冷敷,重者可用1%普鲁卡因封闭。当发生水疱时,应积极防止或减轻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对于较小的水疱,张力不大者可保留疱皮,让自行吸收。对于较大或张力大的水包应在无菌操作下低位穿刺排液,或剪开一小口放液,然后以凡士林纱布覆盖后加压包扎2~3天。如形成糜烂面可选用溃疡油、复生膏、Vit.B12、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等换药。有继发感染时,可应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溶液湿敷。

    (三)Ⅲ度损伤创面

    治疗比较复杂、困难。急性损伤早期同Ⅱ度损伤,在反应期的治疗原则以镇静、止痛和防止感染为主。局部疼痛剧烈时,可用1%普鲁卡因作离子导入。损伤创面可用抗生素溶液与溃疡油交替换药。

    (四)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症:

    ①各部位Ⅲ度损伤的急慢性期、坏死、溃疡直径超过3cm者;

    ②功能部位(如手)的Ⅱ度损伤急慢性期。早期手术以防止关节畸形,保证功能的恢复;

    ③大面积Ⅱ度损伤的急性期伴有全身放射病,内脏损伤或全身中毒反应明显时,也应考虑手术处理皮肤损伤,以利于全身放射损伤治疗。

    ④创面经久不愈,具有恶变趋势者。

    2.手术时机:对急性皮肤放射损伤,可根据局部所受照射剂量和临床表现判断损伤深度,一般在伤后1~2月左右坏死、溃疡的境界基本清楚后即可采取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坏死组织,创面较大较深时可作皮肤或皮瓣移植。对四肢骨肉和骨骼坏死严重者,保守疗法无效时,应进行外科治疗。必要时可考虑截肢手术,但应十分慎重。

    (五)全身性治疗措施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次少量输血等强壮疗法。要特别注意机体中毒和脱水的防治,适量补液(输注血浆、葡萄糖、抗休克液等)。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闵纯玺
  • 作者:
    张曜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