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鸭皂树根

    《中药大辞典》:鸭皂树根拼音注音Yā Zào Shù Gēn别名

    绒祖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洋梅花刺根(《云南经济植物》)。

    出处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豆科植物鸭皂树,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鸭皂树皮"条。

    功能主治

    消炎,排脓。治肺结核,结核性脓痈,关节炎。

    ①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消痈排脓,收敛止血。"

    ②《云南经济植物》:"消炎,截疟。"

    复方

    ①治肺结核: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水煎服,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日服一次。

    ②治结核性脓痈:鲜鸭皂树根二两。脓稀者加鸡、鸭炖服,脓稠者加豆腐炖服。

    ③治风湿性关节炎:鲜鸭皂树根二两,炖鸡(或鸭、豆腐)服。(选方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鸭皂树根拼音注音Yā Zào Shù Gēn别名

    洋梅花刺根

    英文名Root of Spongetree, Root of Sweet Acacia出处

    出自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合欢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cia farnesiana(L.) Willd.[Mimosa farnesiana 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土,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

    原形态

    金合欢 灌木或小乔木,高2-4m。树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弯曲,有小皮孔。托叶针刺状,刺长1-2cm,生于小枝上的较短。二回羽状复叶,长2-7cm,叶轴槽状,被灰白色柔毛,有腺体;羽片4-8对,长1.5-3.5cm;小叶通常10-20对,线状长圆形,长2-6mm,宽1-1.5mm,无毛。头状花序1或2-3个簇生于叶腋,直径1-1.5cm;总花梗被毛,苞片位于总花梗的顶部或近顶部;花黄色,极香;萼钟形,上方萼齿短而钝;花瓣连合呈筒状,长约2.5mm,5齿裂;雄蕊多数;长约花冠的2倍;子房圆柱形,被微柔毛。荚果膨胀,圆筒形,长4-10cm,直径1-2cm,暗褐色,表面密生斜纹。种子多数,褐色,卵形,长约6mm。花期3-6月,果期7-11月。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酸;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风除湿。主疟疾,丹毒,肺结核,结核性脓疡,骨髓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或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肺结核:鲜鸭皂树根茎五至八钱,水煎服,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日服一次。②治结核性脓痈:鲜鸭皂树根二两。脓稀者加鸡、鸭炖服,脓稠者加豆腐炖服。③治风湿性关节炎:鲜鸭皂树根二两,炖鸡(或鸭、豆腐)服。(选方均出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 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消痈排脓,收敛止血。

    2.《云南经济植物》:消炎,截疟。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萹蓄拼音注音Biǎn Xù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叶茂......
  • 拼音注音Bì Má别名红蓖麻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见“蓖麻子”)、根及叶入药。夏秋采根及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性味叶:甘、辛,平。有小毒。根:淡、微辛,平。功能主治叶:消肿拔毒,止痒。治疮疡肿毒......
  •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拼音注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形至矩圆形,边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绿褐色或红褐色,下面淡绿色,主脉掌状,侧脉羽状,......
  • 《中国药典》:蓖麻子拼音注音Bì Má Zi英文名SEMEN RICINI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除去果壳,收集种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形,稍扁,长0.9~1.......
  •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拼音注音Bì M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根。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5,7,9,11,β-谷甾醇。性味《福建中草药》:“淡,微温。“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