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苦寒无毒。温水涤去灰,焙香用。
发明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肠风脏毒,淘净炒香为末。
肠风荆芥汤服,脏毒蘸猪脏日日服之。但性纯阴,阴寒无实火禁用。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苦寒无毒。温水涤去灰,焙香用。
发明槐花苦凉,阳明、厥阴血分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肿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视,赤肿乃血热之病也。肠血痔血同柏叶微炒为末,乌梅汤服。肠风脏毒,淘净炒香为末。
肠风荆芥汤服,脏毒蘸猪脏日日服之。但性纯阴,阴寒无实火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