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治阴虚久嗽。噙化三冬橘贝杷,柿霜甘桔味天花,桑皮部菀元参薄,炼蜜丸如弹子夸麦冬(去心,三两) 天冬(火灼肺燥,则喉中淫痒为咳嗽,故以二冬滋阴润燥,清金降火。
开豁,却不助火,三两) 贝母(去心,二两) 百部(润燥清热,兼能杀虫,去心,三两)薄荷叶(辛能散热,凉能清利,三两) 柿霜(一两) 花粉(治嗽以理痰为要,故以贝母、柿霜润肺中燥痰,花粉治膈上之热痰。二两) 橘红(一两) 枇杷叶(蜜炙,二两) 紫菀茸(治痰以理气为先,二味皆下气,气降则火清,痰顺而嗽自止。一两) 元参(治胸中氤氲之气,无根之火,一两) 五味(咳久必耗气,用五味酸收之品,蜜炙,一两) 桔梗(一两) 甘草(咳属上焦,故用甘,桔为舟楫之济。炙,一两)
共十六味,蜜丸如弹子大,不时噙化,临卧更佳,亦可作膏服。
此润燥清金,降气消痰而兼收敛之剂。仲淳所制,用治阴虚咳嗽不止者立应。愚谓世人患阴虚者多,如伤风咳嗽外邪已解,久而不愈,服之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