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羚羊肉

    《中药大辞典》:羚羊肉拼音注音Línɡ Yánɡ Ròu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等的

    性味

    《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①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②《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羚羊肉拼音注音Línɡ Yánɡ Ròu英文名Antelope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以各种植物为食,如梭梭,蒿类、羽茅等。一般边食边行。

    资源分布: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

    原形态

    赛加羚羊,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鼓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内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柔筋利骨;祛风解毒。主中风筋骨强急;恶疮;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炙熟浸酒。

    各家论述

    1. 孟诜:和五味子炒之,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

    2.《本草拾遗》:主蛇咬,恶疮。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别名守宫、爬壁虎、爬墙虎、蝎虎、天龙来源守宫科动物无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体入药。夏秋捕捉,摔死或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东北和华东地区产一种无蹼壁虎Gek......
  • 《全国中草药汇编》:壁钱拼音注音Bì Qián别名壁茧、壁蟢窝来源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得。性味咸、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咽......
  • 《中药大辞典》:壁钱幕拼音注音Bì Qián Mù别名壁茧(《本草拾遗》),白蟢窠(《海上方》),壁钱窠幕、白蛛窠(《纲目》),壁蟢窠(《外科全生集》),喜儿窠(《温热经纬》),壁钱茧(《陆川本草》),壁蚕茧(《药材学》)。出处《本草拾遗》......
  •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别名山暗册、山崩砂、黄京木、山暗赤、黄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阴木、四大天王、山甜娘。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