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经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又曰∶精气并于肾则恐。(此属肾也。)又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子和曰∶胆者敢也,惊怕甚则胆伤矣。(此恐之属肝胆也。)又曰∶胃为恐。又曰∶心怵惕思虑则伤脾,脾伤则恐惧自失也。(此恐之属心脾胃也。)
□
运气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纪,其病摇动,主恐是也。
子和曰∶ 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则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得同伴,方不恐惧。或夜必用灯烛,苦无灯烛则恐者是也。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经曰∶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又曰∶精气并于肾则恐。(此属肾也。)又曰∶肝藏血,血不足则恐。盖肝胆实则怒而勇敢,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子和曰∶胆者敢也,惊怕甚则胆伤矣。(此恐之属肝胆也。)又曰∶胃为恐。又曰∶心怵惕思虑则伤脾,脾伤则恐惧自失也。(此恐之属心脾胃也。)
□
运气云∶木不及曰委和,委和之纪,其病摇动,主恐是也。
□
子和曰∶ 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则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须得同伴,方不恐惧。或夜必用灯烛,苦无灯烛则恐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