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化阴煎处方

    生地黄 熟地黄 牛膝 猪苓 泽泻 生黄柏 生知母各6克 绿豆9克 龙胆草4.5克 车前子3克

    功能主治

    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淋浊疼痛。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食盐少许,文武火煎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明·《景岳全书》:化阴煎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牛膝、猪苓、泽泻、生黄柏、生知母各二钱(各6克),绿豆三钱(9克),龙胆草一钱半(4.5克),车前子一钱(3克)。

    用法

    用水400毫升,加食盐少许,文武火煎32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功效

    清热养阴,利水通淋。

    主治

    主治水亏阴涸,阳火有余,小便癃闭,淋浊疼痛,舌红,脉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病症。

    1.前列腺增生:以加减化阴煎随证加减治疗62例,疗程20日,可连服2~3个疗程,以临床症状消失、残余尿量测定小于20毫升、直肠指诊、前列腺体大小、形态及质地恢复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显效24例,占38.7%,有效34例,占54.8%,无效4例,占6.5%,总有效率93.5%。(《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7期)

    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自拟酸甘化阴煎治疗38例,未限定疗程,以1978年10月南宁会议所制定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5例,未缓解5例,有效率为86.84%。(《中国民间疗法》1998年第4期)

    方解

    方用猪苓、泽泻、车前子、牛膝利水通淋,配以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肾阴,知母、黄柏清泻虚火。诸药合用,泻中寓补,养中有泄为配伍特点。

    与本方在组成、功效相近的方剂有清·吴仪洛所著《成方切用》、清·梁廉夫《不知医必要》等所载“化阴煎”,但以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的“化阴煎”最早,且为后世医家最多沿用。

    方歌

    景岳全书化阴煎,清热养阴利小便,二地牛膝猪前草,泽泻知母黄绿豆。

    摘录明·《景岳全书》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
  • 《摄生众妙方》卷九:冰梅丸处方大南星25个(鲜者,切片),大半夏50个(切片,鲜者最佳),皂角4两(去弦净数),白矾4两,盐4两,桔梗2两,防风4两,朴消4两。制法拣7分熟大梅子100个,先将消、盐水浸1周时,然后将各药碾碎入水拌匀,方将梅......
  • 处方青盐4两,朴消4两,小猪牙皂(去弦)4两,白矾4两,甘草4两,桔梗2两,青梅100个,鲜南星(切)35枚,鲜半夏35枚。制法先用青盐、朴消浸梅3日,去核,将余药研入,晒干。功能主治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噙化。摘录《外科集腋》卷三......
  • 处方黑豆(去皮,生,捣为末)1两,马牙消(研)1两,脑子(研)1钱,青黛(研)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眼目赤。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凉蜜水调如面糊,摊于圆绢帛上,贴两太阳穴,凉水时时频润。摘录《御药院方》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