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有五因,有因湿、因痰饮、因寒、因宿食、因虫。明知恣食生冷瓜果而作者,为寒湿也;胸膈间漉漉有声者,痰饮也;饮食后而吐清水者,宿食也;但犯寒而作者,胃寒也;心腹时痛而作亦吐清黄水者,虫也。宜类辨而治之,大抵二陈汤加苍白术为必用之主药。
二术二陈汤治一切呕吐清水如注。
苍术(土炒) 白术(土炒) 半夏(滚水泡七次姜制) 陈皮(去皮) 伏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稍热服。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有虫者以治虫法。
又方治吐清水。
苍术 白术 茯苓 陈皮 滑石(炒)
等分,水煎服。